IB中文:感受老舍《骆驼祥子》中的重复动作描写

祥子一生被三个动作反复拖拽:拉、攥、跪。老舍把这三个动作写成了刻度,每一次出现,都标记着祥子精神世界的塌方层级。

 

1、拉

小说开头,祥子拉车出场,步子“像弹簧,一弹一弹地轻快”。老舍用“拉”写肌肉,也写希望——车是祥子自己的,汗水是甜的。此时的“拉”带着节奏感,像一首进行曲,把读者直接推到阳光下的北平街道,闻到汗味也闻到理想的味道。

 

2、攥

第一次攒钱买车,祥子攥着铜板睡觉,手心的汗把硬币浸得发亮。老舍不直接写“紧张”,只写“指关节发白”,就让焦灼感顺着指缝往外冒。后来钱被兵痞抢走,祥子再攥车把时,指节不再发白,而是“铁青”,颜色变化把希望被掠夺的瞬间凝固成雕塑。

 

3、跪

暴雨夜,祥子为保住第三辆车跪在刘四爷面前,膝盖陷进泥水,泥浆溅到脸上。老舍让“跪”成为动作分水岭——此前祥子站着流汗,此后他跪着流血。同一具身体,从直立到弯曲,只差一个动作,却完成了从人到牲口的坠落。

 

老舍把这三个动作做成回旋结构:拉—攥—跪,再拉—攥—跪。每一次循环,动作幅度更小、力度更弱、温度更低。最后一次“拉”是替人家送殡,祥子弓着背,脚步拖沓,像拖着一具看不见的棺材。动作未变,灵魂已空。老舍用极简的肢体语言,让祥子从“人”到“骆驼”再到“行尸走肉”的全过程,被读者亲手触摸到。读懂这些动作,就读懂了个人奋斗如何在时代齿轮下被碾成粉末。

 

如果你在IB中文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在后台踢我。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