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老师

IB中文A语言文学2020 Paper 1真题讲解2:结构(大结构+小结构)(一)

 

本期主要内容:讲述大结构与小结构的理论知识,大结构通常为两段式的总分总结构,小结构所举的论点论据要结合主题分析,有一个核心的概念,结构论点之间要层层递进。…

IB中文A语言文学2020 Paper 1真题讲解2:结构(大结构+小结构)(一) Read More »

IB中文A语言文学2020 Paper 1真题讲解1:主题(正确解题1和2)

 

本期主要内容:正确解题的思路:引导题之间是相互印证的,而非冲突矛盾的;引导题都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以一篇新闻为例,解析如何通过分析引导题进而找到文章的核心主题。…

IB中文A语言文学2020 Paper 1真题讲解1:主题(正确解题1和2) Read More »

IB中文:解析贾平凹《废都》中的环境描写

有时候一翻开小说,没看几页就被某个场景的气息牢牢抓住,仿佛置身其中。这种强烈的画面感,往往离不开作家对于环境细节的极致打磨。今天,我们聚焦于贾平凹的代表作《废都》,一起聊聊他如何用环境描写,为人物和故事赋能。

IB中文:解析贾平凹《废都》中的环境描写 Read More »

IB中文:解析汪曾祺《受戒》中的动作描写

小时候,每个人心里都会藏着一段特别的成长记忆。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偷偷做过的那些“小动作”吗?在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中,少年明子的成长,就藏在那些细腻而生动的动作描写里。

 

“明子不声不响地脱了草鞋,赤着脚溜进院子。”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小时候想偷偷做点什么时,也会像明子那样,把鞋子悄悄脱掉,生怕大人们发现。汪曾祺用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让明子的调皮与胆怯都跃然纸上。…

IB中文:解析汪曾祺《受戒》中的动作描写 Read More »

IB中文必读:解析汪曾祺《受戒》中的环境描写

读汪曾祺的《受戒》,总能闻到夏日田野的味道,空气里带着稻谷、泥土,还有蝉鸣声,一切都明亮又热烈。故事里的明子,和小伙伴们在水边玩耍,院子里竹影斑驳,那种生命力仿佛要溢出来。

 

汪曾祺的环境描写,是我认为全篇最有温度、也最打动人的地方。他笔下的乡村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少年成长的重要见证者。比如“院子里静静的,只有知了的叫声”,明子的孤单和期盼都藏在这些自然细节里。夏日的傍晚,孩子们在荷塘边看星星,荷叶轻摇,风吹过来像母亲温柔的手,带走了白天的躁动,也滋养了小小的勇气。…

IB中文必读:解析汪曾祺《受戒》中的环境描写 Read More »

IB中文:解析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细节描写

有时候,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让书中的角色变得鲜活真实。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就是这样一部作品,里面的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仿佛就在你身边生活。

 

1、《俗世奇人》中的三大细节

 冯骥才笔下的“杨三姐告状”,每当杨三姐面对不公时,她总会不经意地攥紧衣角。这个小动作背后,是她的压抑、倔强和隐忍。作者没有直接讲她多委屈,而是通过一连串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把她复杂的心理展现出来。…

IB中文:解析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细节描写 Read More »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