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干货:戏剧作品浪漫主义写作手法分析诀窍-以牡丹亭为例

上一次有同学在评论区问该怎么分析牡丹亭,那我们今天就重点分析一下牡丹亭的创作手法。牡丹亭这部戏剧运用了什么创作手法呢?这部作品其实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而浪漫主义也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创作手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部戏剧作品是如何运用浪漫主义这个艺术创作手法的。

浪漫主义常常会采用充满激情的艺术语言、想象力丰富的描绘等手法,这些手法构成了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外部特征,而它的特点在于3个方面:第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向往;第二,塑造梦幻的艺术形象,第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牡丹亭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从这三方面做具体分析

第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向往。丹亭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向往集中表现在杜丽娘的精神追求方面。而杜丽娘的精神追求主要体现在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是她内心深处的渴望,也是对封建礼教和社会限制的一种反抗和挑战。

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是她精神追求的核心。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爱情往往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束缚,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她在梦中与岭南书生柳梦梅幽会,并深深地爱上了柳梦梅。她虽深居闺阁,接受封建礼教的熏陶,骨子里却蕴藏着对传统礼法的叛离意识和对残酷现实的反抗精神,内心燃烧着挣脱封建牢笼、向往美好爱情的强烈愿望。她因情而亡,又因情而生,既是一个被封建时代扼杀的悲剧人物,又有一段被艺术塑造的浪漫人生。

杜丽娘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她精神追求的一部分。在那个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权利受到极大的限制,她们的婚姻和生活都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压制。杜丽娘在与柳梦梅梦中相遇后,对自由的渴望更加强烈。她渴望能够摆脱封建礼教和家庭的束缚,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这种追求表现了她坚强而独立的内心世界。

第二,塑造梦幻的艺术形象。牡丹亭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围绕主要梦境、现实、阴间三个世界展开,通过不同世界的描写展现不同主题和意义,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主题更加深刻,《牡丹亭》的艺术价值更加深刻和丰富。

在对梦境世界的塑造方面,梦境世界中的主题是爱情和自由。梦境描写通常能够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情感、渴望和恐惧等。梦境中的情节常常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投射和表现,能够更加深刻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梦境世界是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相遇并相互倾慕的世界,杜丽娘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这种通过梦境展现爱情的表现手法,体现了主人公对于爱情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现实世界是人物生活的真实世界,主题是命运和社会的束缚。在现实世界中,杜丽娘受到了家族和社会的束缚,不能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阴间世界中的主题是命运和死亡。在阴间世界中,杜丽娘与柳梦梅重逢,最终得以起死回生。梦境世界和阴间世界都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和逃避,既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逃避和幻想。

现实世界、梦境世界和阴间世界在《牡丹亭》中分别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和意义,其中现实世界强调命运和社会的束缚,梦境世界强调爱情和自由,阴间世界强调命运和死亡。现实世界、梦境世界和阴间世界在故事中相互呼应和交织,加强了故事的层次感和深度。这种层次感和深度不仅让故事更加复杂和丰富,也让故事更加具有文学艺术性。

第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牡丹亭是一部典型的抒情戏剧,其主要表现手法是抒情,作品中许多曲词将抒情、写景和人物塑造融为一体,比如,《牡丹亭》中的「惊梦」一出戏,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读者读过六支曲子后,仿佛跟杜丽娘游了一次花园,不仅领略了鸟语花香、满园春光,而且感受了杜丽娘如怨如诉的内心独白。

另外,《牡丹亭》中的「皂罗袍」这支曲子音韵优美,一韵到底,给人轻快的美感。曲中一系列近似对偶的句式,如“姹紫嫣红”对“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对“赏心乐事”,既有力地渲染了情和景的矛盾,又突出了主人公复杂微妙的心理,富于音乐美。曲文描绘景色优美,展现一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的春景图,极具诗情画意。杜丽娘面对美景时,带有极强的惊呀、感叹、惋惜。春光如此灿烂明媚,燕语莺歌如此美妙动听,唤醒了她内心深藏的春情,引起了她对自己青春年华在深闺寂寞生活中淡淡消逝的叹惜,唤启了她情感的觉醒,这样巧妙地把抒情与写景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委婉地表达出杜丽娘的苦闷,也展现出她的心理活动和境界美。

另外一个典型例子是,《牡丹亭》中的「好姐姐」这支曲子提到了三种花杜鹃,荼蘼,牡丹。首先,“遍青山啼红了杜鹃”借用杜娟啼血的典故,渲染了浓郁的悲伤气氛。其二荼靡是晚春开的花,写此主要是为了突出尚未开花的牡丹。“牡丹虽好,她春归怎占的先!”才是作者的用心所在。牡丹国色天香,被誉为百花之王。可是一旦它开了,春天就要过去了。杜丽娘以牡丹自比,想起自己“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自然分外伤心。“烟丝醉软”衬托出杜丽娘幽怨缠绵,如醉如痴的情状。上面以花喻人,下面以鸟衬人,成对莺燕欢唱,更衬托出杜丽娘的孤独寂寞。这支曲子处处借景抒情,一花一鸟紧扣杜丽娘的心理活动,很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至此伤感情绪再无法排解了。

以上三大点就构成了《牡丹亭》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三者缺一不可,共同造就了《牡丹亭》这部经典作品,将《牡丹亭》这部戏剧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或读者面前。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如果你在选中文A还是中文B方面还有问题,或者在IB中文Paper1,Paper2, IO, EE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在右侧表格申请一节免费试听课,我们的老师会给你免费解答!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