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APaper1:小说的叙述角度

在小说中,叙述者在小说中所采用的叙述角度为视角。小说中叙述视角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全知性视角

在全知视角的叙述模式下,小说中存在一个全知的叙述者,他洞悉故事中的所有人物的内心,随时揭示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他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可以随心所欲地出现在事件中,并随时做评论。这种视角通常和第三人称联系在一起,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老舍的《骆驼祥子》就是运用全知视角。叙述者无所不知、无所不在,以局外人的身份游离在故事之外,对情节、事件和人物作客观的叙述与介绍。

全知视角视野无限开阔便于全方位地描述人物和事件可以把故事人物表现得入木三分。但容易使读者感觉索然无味,使作品缺乏亲切感和信任感。

2、非全知性视角

这种视角下,小说中明确的叙述者就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叙述者亲身参与了整个事件,会给人一种很强的真实感,很容易将读者带入到故事的发展中去,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与事件,与叙述者产生共鸣。这种视角通常和第一人称连在一起,作者能结合故事中的人和事表达自己对社会、环境等问题的态度与感受。非全知视角又分为以下两种:

内视角

叙述者=人物,也就是叙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叙述者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从他的感受和角度去传达一切。叙述者进入故事和场景,或讲述亲历或转叙见闻,其话语具有很强的可信性和亲切性。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采用内视角的叙述角度来叙事的。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采用内视角的叙述角度来叙事的。文章从若瑟夫眼中的菲利普夫妇、若瑟夫眼中的于勒、若瑟夫眼中的其他人及整个社会氛围和作者眼中的若瑟夫四个方面叙事

外视角

叙述者<人物。这种叙述视角叙述者对其所叙述的一切不仅不全知,反而比所有人物知道的还要少,他仅在人物后面向读者叙述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无法解释和说明人物任何隐蔽的和不隐蔽的一切。如鲁迅的《孔乙己》中作者就是以咸亨酒店的伙计“我”来讲述故事。它的优点是极富戏剧性、引人入胜。但这种视角局限性很大,很难进入人物内心,顶多作些暗示,因而不利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

如果你在IB中文Paper1,Paper2, IO, EE方面有任何问题,请在本页面注册一节免费试听课,我们老师会给你免费解答哦~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