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Paper1:漫画题分析技巧揭秘–以22年真题为例

IB中文Paper1的考试里,漫画题是检验同学们综合素养的关键题型。它要求同学们能在20分钟内,把看似简单的漫画,转化为逻辑清晰、见解深刻的600字分析,这不仅考验我们的看图说话能力,更需要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出色的逻辑表达能力。接下来我会手把手带大家分析2022年IB中文A漫画真题

 

蓝色手绘文艺正能量金句微信公众号封面 3 768x327 1

 

试卷出自:Chinese A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aper 1 SL

企业微信截图 17404718584791 企业微信截图 17404718802658

对 “内卷” 现象的深度剖析

一、地毯式扫描:洞察漫画细节

(一)人物形象与行为

这组漫画中的人物主要是某中学的老师和学生群体。在第一格漫画中,学生们呈现出不满的姿态,他们向老师抱怨 “老师,别的班都没那么多作业!只有我们班的作业最多!” 从学生们的动作和语言可以看出,他们对当前过量的作业负担持有抵触情绪。而老师在第二格漫画中,戴着眼镜,以一种自信且安抚的姿态回应学生 “忍一忍,等成绩上去了,就不会这样了!” 老师的表情和动作传达出一种对通过增加作业量来提高成绩的笃定。

在第四格漫画中,老师兴奋地宣布 “我们班考试全年级第一!以后,作业不会比别的班更多了!” 此时老师的神态和动作表现出一种自豪与得意。到了第五格,老师接着说 “以后别的班作业会和我们一样多!” 而学生们最初欢呼 “太棒了!”,可在第六格中,学生们却面露愤怒之色。这种人物情绪和态度的变化,是理解漫画内涵的重要线索。

(二)道具与场景

漫画中的场景主要设定在教室这一特定空间内,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承载了漫画所表达的教育情境。课桌椅整齐排列,黑板作为教学的重要道具,虽然在画面中没有过多的细节描绘,但却暗示了日常的教学环境。

此外,漫画中没有特别突出的特殊道具,然而从学生们围绕作业量展开的讨论可以推断,作业本身成为了一种无形的 “道具” ,它象征着学生们的学习负担以及班级之间的竞争压力。

(三)画面背景与氛围

这组漫画采用黑白线条的形式,整体色调暗沉且单一,没有明亮的色彩对比。这种色调营造出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与漫画所反映的 “内卷” 主题相契合。画面中没有过多的背景装饰,简洁的构图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对话和表情上,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紧张和压抑的氛围。

二、侦探式解密:挖掘漫画背后的社会现象

(一)画面元素提炼

通过地毯式扫描,我们提炼出以下关键画面元素:抱怨作业多的学生群体、以成绩为导向的老师、作为学习负担象征的作业以及教室这一特定场景。

(二)表现手法分析

对比手法:漫画中存在多处对比。首先是学生情绪的对比,从最初对作业量的抱怨,到听到老师承诺时的忍耐,再到得知班级成绩第一后的欢呼,最后又因老师新的决定而愤怒,这种情绪上的起伏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学生在面对作业和成绩问题时的复杂心态。

其次是不同班级之间的潜在对比,通过学生提出 “别的班都没那么多作业” 以及老师后续 “别的班作业会和我们一样多” 的话语,暗示了班级之间在作业量和成绩竞争上的差异,进一步强化了 “内卷” 的氛围。

夸张手法:虽然漫画在画面呈现上没有特别明显的夸张造型,但从学生对作业量的抱怨以及老师以大量作业换取成绩提升的做法来看,实际上是对现实中过度追求成绩、增加学生负担这一现象的一种夸张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通过大量作业来提高成绩的方式可能被过度放大,漫画以此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反思。

(三)社会现象揭示

综合以上分析,这组漫画运用画面元素和表现手法,深刻地吐槽了当下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 “内卷” 现象。“内卷” 在这里表现为学校或班级为了追求更高的成绩排名,不断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们在这种压力下被迫参与竞争。同时,这种 “内卷” 还呈现出一种扩散的趋势,从最初本班学生承受过量作业,到希望其他班级也面临同样的作业量,反映出 “内卷” 现象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学习和生活,还在群体层面上不断蔓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三、朋友圈式联想:关联现实与深层思考

(一)学校生活的映射

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类似的 “内卷” 现象屡见不鲜。例如,在一些班级中,老师为了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会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甚至在周末和假期也不减少。学生们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课余爱好,每天沉浸在题海中。

而且,班级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后,不同班级的成绩排名会成为老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一些班级为了在排名中取得优势,会采取各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如增加考试频率、延长学习时间等。这种 “内卷” 行为不仅让学生感到疲惫和压力巨大,还可能导致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社会新闻的映照

从社会新闻的角度来看,“内卷” 现象不仅仅局限于校园之中,在整个社会层面都有广泛的体现。例如,在就业市场上,为了竞争一个有限的岗位,求职者们往往需要具备更高的学历、更多的技能证书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这种竞争压力使得许多人在学生时代就开始拼命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和考证,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再如,在一些行业中,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和市场份额,不断要求员工加班加点,提高工作效率。员工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或获得晋升机会,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甚至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些社会新闻都反映出 “内卷” 现象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三)人类共同议题的思考

从人类共同议题的层面来看,“内卷” 现象与人类追求的可持续发展和幸福生活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过度的 “内卷” 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因为人们在竞争中往往会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投入可能并没有带来相应的价值提升。

而且,“内卷” 还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增加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长此以往,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打破这种 “内卷” 困境,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够在轻松、健康的氛围中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四、总分总结构撰写:全面呈现漫画分析

(一)开头:点明漫画主旨

这幅漫画犀利揭露了教育 “内卷” 泛滥的问题。最刺眼的是学生们从最初对过量作业的抱怨,到最后因老师新决定而愤怒的表情变化。比如在第一格中,学生们皱着眉头向老师抱怨的神情,充分展现出他们对沉重作业负担的不满。这明显在吐槽当下教育中,为追求成绩而不断增加学生作业量,导致 “内卷” 现象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就像我们学校的某个班级,老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每天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们常常写到深夜,第二天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

(二)中间:深入分析与论述

在中间部分,我们从学校生活、社会新闻和人类共同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结合学校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班级之间的成绩竞争、学生为完成作业所承受的压力等,深入探讨了 “内卷” 现象在校园中的具体表现和危害。

通过社会新闻中就业市场和职场的案例,进一步揭示了 “内卷” 现象在社会层面的广泛存在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人类共同议题的角度,我们思考了 “内卷” 与可持续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关系,强调了打破 “内卷” 困境的重要性。

(三)结尾:升华主题与启示

作者其实在提醒我们,“内卷” 现象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和谐构成挑战。这让我想起哲学家罗素所说的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我们不能让过度的 “内卷” 剥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人们的幸福感。我们应该反思现有的教育和社会竞争模式,倡导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绽放光彩,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这组漫画通过简洁而有力的图像和文字,深刻地反映了 “内卷” 这一社会现象,引发我们对教育、竞争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问题的思考。在分析漫画时,我们要善于运用四步拆解法,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避免陷入只描述画面、分析假大空或结尾喊口号等误区,以准确、深入地解读漫画的内涵,提升我们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好了,关于漫画的分析我连续分享了3篇文章,如果大家对于漫画分析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指出来!另外,如果你在IB中文Paper1,Paper2, IO, EE方面有任何问题,请在本页面注册一节免费试听课,我们老师会给你免费解答哦~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