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带过五届IB中文考生的“老司机”,每年IO口试季都能见证同学们在选题、选书、写稿环节花样翻车的名场面。最近又有好多同学已经在准备IO考试了。今天就来给大家全方位剖析一下这个考试。
IO 考试究竟是什么?
《IB 中文指南》中对 IO 的定义为:学生依据一篇非文学文本和一篇文学作品的节选,进行一次时长 10 分钟的有准备的口头表达,随后在 5 分钟内,依据特定提示回答教师提问,考察内容是通过所学两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来看所选全球性问题的呈现方式 。说简单点,就是从考纲要求的作品里,选一本中文原著和一本译本,各挑一小段内容,围绕同一个全球性问题写一篇稿件,考试时按提纲念完,再回答老师的提问。无论是 HL(高级水平)还是 SL(标准水平),IO 都是 IB 中文的必考部分,每个 IB 中文考生都得闯过这一关。
IO 的核心 —— 全球性问题
全球性问题是 IO 口试的灵魂所在。考官在评阅时,重点关注所选作品与全球性问题的契合度、所选段落是否有明显的全球性问题特征,以及是否能从作品延伸到当今生活来探讨该问题。所以,准备讲演稿件和回答问题时,都要紧紧围绕全球性问题。
全球性问题总共分为五类:
- 文化、认同和社区:涉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个体与群体的认同,以及社区的构建和发展等。
- 信念、价值观和教育:探讨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 政治、权力和公平正义:研究政治体系、权力分配,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 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围绕艺术创作、创造力的激发和想象力的拓展。
- 科学、技术和环境:聚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家在论述时,千万不能偏离这些主题,每年我都反复跟同学们强调这一点。
如何选对作品并提炼全球性问题?
熟读作品是关键,一定要选自己熟读的作品来进行 IO 口试。什么程度算熟读呢?至少读个三四遍,这样面对考官提问时,才不会出现卡壳、忘词、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所以,第一步就是通读两部作品,对每本书的多层次主题有一定概念,并做好记录。
要根据所选文本来确定要论述的全球性问题,千万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先用确定的全球性问题去寻找佐证文本。比如之前有同学想写社会环境对女性压迫的主题,问我《边城》里的翠翠是否合适,这就不是依据全球性问题找文本,而是已有主题找作品。这样做有两个弊端:一是容易牵强附会,使全球性问题论述不准确;二是可能只关注选段,忽略作品其他部分,导致考官提问时忘词卡壳 。
在提炼全球性问题上,建议同学们多向老师寻求帮助。很多同学由于时间有限,对作品理解不够深入,容易跑偏。自己埋头准备的话,可能会花费过多时间。毕竟中文科目不像数学、竞赛等科目那样有很强的竞争力,没必要在这上面耗费太多精力。同学们可以把 IO 提炼的工作交给老师,自己有个基本概念就行。
有没有现成的IO稿子?
同学们,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为保险起见,绝对要杜绝纯粹抄袭稿子,也不要从不明渠道购买所谓的 “资料”。最好是一人一稿,让老师一对一帮忙修改,并且不要传播自己的稿子。IB 中文其他部分也是如此,即便有同学私信我有偿求购资料,我都一概拒绝,也不鼓励大家购买。因为 IBO有 规定,,个人口试必须进行录音,其音频文件必须是高质量的。每段录音都必须按照《大学预科项目评估程序》(Diploma Programme Assessment procedures)中规定的程序加以保存。为参加评审挑选的校内评估样本必须以音频文件的形式提交IBO审核,而一旦出现重复率过高被判定为抄袭,会被吊销diploma,所以,谨慎上网查资料!掌握好技巧和方法,没必要冒这些风险。
好了,今天关于 IB 中文 IO 考试的介绍就到这里,另外,如果你在IB中文Paper1,Paper2, IO, EE方面有任何问题,请在本页面注册一节免费试听课,我们老师会给你免费解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