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诗歌分析怎么写? 抓住这几点就对了!

作者-Nancy老师 · 2022年10月23日

很多同学在IB中文考试当中都有这样的感觉:诗歌类题目分析不如小说,散文等体裁有迹可循,有时候就算对诗歌的主题理解非常准确,但是在具体的意象分析上,始终词不达意。其实,只要耐心分析,把握技巧,答题并不难,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要点去分析:

一、题目:开篇明义

确定了体裁,就要对题目进行具体分析,题目是一个作品的点睛之笔,能最大限度地概括作者的表达意图。整个答题过程无论怎么去分析,一定要将题目所体现的信息贯穿始终,这样就算你答题不是非常优秀,也不会被判跑题。

二、作者:首要得分点

拿到一首诗,要在脑子当中快速的回忆一下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他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这非常有利于你去理解诗歌的文意。例如,现代诗分析的时候,看到一个诗人,至少应该了解诗人所处的大概时代与流派,以及他的写作习惯。举个例子,考到艾青的诗,要注意他最喜欢用的意向:土地、太阳、火把、黎明。重点把握爱国,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把握悲愤的感情基调。[注意]解题一定要带上时代背景。

 

三、把握主题:通览文章,紧扣重点

主题对于答题框架来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开篇通过浏览和分析后,需要快速抓住主题进行答题。那么一般从哪些角度出发可以快速把握全文呢,小编归纳了一些常见主题供大家参考:

一、思乡之情:现代诗可能包括了打工生涯、漂泊岁月、乡村留守、城市空巢等词汇。古代诗往往不直接提思归,要注意明月,思亲,夜雨,船舶等词汇。

二、社会现象:包括了人情冷暖,贩夫走卒,教育情况,各地风俗,代沟隔阂,城乡不平衡等问题。古代诗中,社会现象思考多出现在战争之后和社会发展停滞时期,例如杜甫和白居易的诗。

三、爱国之情:近代诗中大量出现,且主题鲜明易懂,就不再赘述。古代诗中往往体现在忧国忧民,边塞战争上。

四、人生与哲理之思:这部分相对不太好理解,需要结合诗人的经历进行分析。其中可能包括了自我认同,个人价值、梦想与人生的思考,心灵叩问,成长递进等。

四:诗歌的具体分析,主要抓住:结构+手法+意象

诗歌结构:

对诗歌结构的分析不用占很大篇幅,但是要言简意赅。例如:古代诗歌分析当中,《诗经》的结构特点是非常突出的:《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具体以文本为准)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又比如在现代诗当中,朦胧派诗非常注重韵律的整齐和朗朗上口。拿到具体的作品具体分析。

写作手法:

以《诗经》为例,其写作手法有赋、比、兴。赋者,铺也,开篇直抒胸臆。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往往有明喻和暗喻两种方式。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事。往往需要分析开头意象的感情基调和象征意义。在现代诗当中,以真题《水杯和陶罐》(HL/2016/05)为例,对比是这首诗歌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水杯与陶罐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飞逝光阴的感悟,以物比人向我们暗示了她从少女到妇女的人生历程。

 

意象分析:

意象分析这部分是大多数考生都觉得最难解答的一部分。意象并不难找,在描写中,需要找到“带有作者主观情感和意识”的事物和景物,进行侧重分析。以今年五月份真题:包临轩的《自燃》为例,重点意象老轿车的特点描写:“老式”、“疲惫”、“愤怒”、充满“重负”,象征被社会打磨,却不得不继续负重前行,反复被“敲打和修理”生命个体。但是它仍然具有“钢铁骨架”,虽然带有革新和蜕变过程中的“伤痕”,但“锐利”、“峭拔”,说明个性已经得到解放,最终会“摆脱重负”。分析的时候需要紧扣文本,可以引用文章的重点词汇来扣题,但不能大量搬挪。

古诗当中的意象往往具有固定特征,需要平时勤于积累。比如:

青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也被寄托了思乡之情。

月:对月思乡,思念亲人。也有月的阴晴圆缺引发的人生无常的感悟。

水:用来表现离愁别恨和时光流逝。

花中君子:蕴含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的精神。或者是凌霜傲枝,忠贞节气等。

大家答题从以上几个要点去分析都是可以扣住得分点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IB中文诗歌题比之其他题更加晦涩,所以要学会扬长避短,抓住重难点和自己非常有把握的点去答题,适量增大篇幅,不是很肯定的点,尽量一笔带过,不要太多赘述,免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