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解析白先勇《孽子》中路灯相关的意象

午夜十二点,台北新公园的路灯一盏盏亮起,像手术刀把黑夜切成明暗相间的切片。阿青站在灯柱下,光斑把他瘦长的影子钉在地面,像标本针固定一只刚捕获的蛾。灯光不是庇护,而是精准的切割:亮处供人展览,暗处供人躲藏。

 

 

一、亮区

最刺眼的那盏路灯悬在莲花池上方,光晕直径恰好罩住池边长椅。阿青第一次被“客人”挑中,就是坐在这张长椅上。灯光像舞台顶灯,把他脸上的青涩照得纤毫毕露,连毛孔都无处遁形。他听见自己的心跳被灯光放大,像鼓点提醒:演出开始了。

 

二、暗区

灯柱背面是半径一米的盲区,黑暗浓得能掐出水。阿青和同伴们把烟藏在掌心,火光在指缝间明灭,像暗语交换。他们在这里交换各自被逐出家门的理由,声音压得极低,怕惊动灯光。黑暗成了最柔软的隔音棉,把羞耻与疼痛包得严丝合缝。

 

三、频闪

年久失修的钠灯每隔三十秒闪一次,像心律不齐的警示。阿青数着闪烁的节奏,第一次意识到青春也有保质期:每闪一次,就离被公园驱逐更近一步。灯光的抽搐把夜晚切成碎片,他的人生也被切成无法连贯的章节。

 

四、残影

灯泡坏掉那天,公园陷入真正的黑暗。阿青在原地站了很久,视网膜上还残留着刚才的光斑,像底片上的残影。他突然看清:路灯从未照亮任何人,它只是把他们的轮廓烙进黑暗,成为日后辨认自己的唯一证据。

 

多年后阿青路过,路灯早已换成LED冷白光。他下意识抬头,却再也找不到当年那盏会切割影子的旧灯。原来被放逐的不是少年,而是那束光本身。

 

如果你在IB中文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在后台踢我。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