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从对比这个艺术手法方面分析了《活着》这部小说,而这部作品的叙事方式也非常有特色。今天我们就来分析这部作品另外一个艺术手法-双层叙事结构。
小说《活着》的一大特点在于双层叙事结构,即故事内套故事,这样呈现了两个不同的叙事时空和两个讲述者。
在文本中,第一层叙事者“我”通过听福贵的人生故事来进行文本叙述。而在第二层叙事中,“我”又转变为老人福贵,从文本时空切换到故事时空,引出了两个叙事者和叙事空间。
这两个讲述者处于不同的时空,从未相遇,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巧妙地相遇,并一起讲述了一个故事,之后各自回归自己的生活。小说中最初出现的采风人让读者以为他是主角,但事实上,徐福贵才是真正的主角。通过第一层叙述者“我”的引导,小说的主体部分以老人自己的视角来讲述自己的故事。用电视剧视角来看,第一层叙事者“我”就像是一个串场嘉宾,以这种方式引出老人对故事的叙述。
1、第一层叙事分析
作者在文本中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自己的采风经历,作为采风人,“我”的工作就是记录所见所闻。这种叙述方式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让读者相信这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从故事的叙述角度来看,《活着》中的“我”通过听老人福贵讲述故事来进行文本叙述。通过“我”(作者)的出现,可以从侧面了解老人福贵的心理状况,并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
因此,第一层叙事者的“我”只是文本的叙述者,与故事本身没有直接联系。正如罗钢在《叙事学导论》中所说,“第一人称叙事所表现的一切都与叙述者有一种生命本体上的联系,因此这种叙述必然具有性格化的意义,超越了叙事本身提供的内容”。因此,作者以第一人称“我”出现的主要的目的是引出福贵的故事并阐述福贵老人的形象,有效拉近了故事与倾听者、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更好地了解福贵老人的世界,进一步感受老人在经历了许多变故后的悲伤与沉重,逐步将故事的伤感情绪推向高潮。在高潮时,作者“我”不声不响地出现,使故事暂停,让读者在停顿之间共情,领悟到福贵老人内心真正的悲伤和沉重。
2、第二层叙事分析
在作品中,福贵是真正的故事叙述者和主角。与作者所用的第一人称叙事不同的是,福贵以第一人称叙事的角度去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不需要他人的看法,只需要表达他自己的感受。
福贵通过第一人称叙事的角度亲自讲述他的一生:母亲去世,凤霞大出血而死,二喜因意外而死,苦根被豆子卡住而死。福贵看着亲人相继离世,只有兢兢业业的老牛陪伴满头白发的老福贵。在讲述亲人离世的故事时,福贵没有特别激动的情绪,整体表现出时隔多年后接受事实的淡定和平静。老福贵轻描淡写地叙述了生活的苦痛,但语气的轻松掩盖不了他内心的伤痛和孤独,也侧面烘托出福贵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这种双层叙事形式不仅提升了小说中深层的“人生意义”哲学,增强了其独特的审美效果,同时它也打动了读者并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直击人心的阅读感受。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如果你在选中文A还是中文B方面还有问题,或者在IB中文Paper1,Paper2, IO, EE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在右侧表格申请一节免费试听课,我们的老师会给你免费解答!